捕收劑通常是極性捕收劑和非極性捕收劑
發布時間:2023-09-02瀏覽次數:6
捕收劑通常是極性捕收劑和非極性捕收劑。極性捕收劑由能與礦物顆粒表面發生作用的極性基團和起疏水作用的非極性基團兩部分組成。當這類捕收劑吸附于礦粒表面時,其分子或離子呈定向排列,極性基團朝向礦物顆粒表面,非極性基團朝外形成疏水膜,從而使礦位具有可浮性與銅、鉛、鋅、鐵等硫化礦物伴生的金,在浮選時常用有機硫代化合物作浦收劑.例如,烷基(乙、丙、丁、戊基等)二硫代碳酸鈉(鉀),又稱黃原酸鹽,俗稱黃藥。如NaS2C·OCH2·CH3,在含金多金屬礦石的浮選時,多采用乙基黃藥和丁基黃藥。烷基二硫代磷酸或其鹽類,如(RO)2PSSH,式中R為烷基,俗稱黑藥。
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鹽和黃原酸鹽的酯類衍生物等也是硫化礦物常用的捕收劑。也是浮選含金多金屬硫化礦的常用描收劑,常與黃藥類同時使用。非離子型極性捕收劑的分子不解離,如含硫酯類,非極性捕收劑為烴油(中性油),如煤油、柴油等。
上一篇:捕收劑,是改變礦物表面疏水性
下一篇:捕收劑可以改變礦物表面的疏水性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